医学院14日召开记者会公布,研究团队发现两个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靶点,并发现一种现有药物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据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与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是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这种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发病率为10%至15%,可带来严重痛经、急腹痛、不孕等症状,极大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系统,针对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基因大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的新治疗靶点,成功发现一种调节免疫及抑制炎症过程的“环腺苷酸结合蛋白2”和负责细胞增殖和生物讯号传导的“造血细胞激酶”(HCK),具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力。
同时,研究团队也发现,治疗干眼症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整合素抑制剂有助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可以“旧药新用”,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治疗方案。
领导该项研究的港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教研室主任及教授黄志超表示,确定GBP2和HCK作为新治疗靶点,有助研究团队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发展机制,从而计划更精准及有效的治疗策略。GBP2和HCK在人体子宫内膜异位样本中的基因表达更强,显示它们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强烈的关联性。
港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系主任及临床教授潘昭颐表示,期望研究成果有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按摩是中医保健的一个传统的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艾叶生长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南方。艾叶可以治...
枸杞是我们常见的一味中药,也有很多人用枸杞泡水和...
不管是千年前求仙的秦始皇,还是今天劳碌在格子间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A...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近2个月时不时喊肚子疼,家长以为没啥大碍,并未重...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穗医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