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是一种在瓷器表面进行雕刻的艺术形式。它以刀代笔,以瓷为纸,既有“金石之韵”,又有“笔墨情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传承人的刻瓷世界,感受奇妙的刀工瓷韵。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静心、细心、耐心、恒心,它们层层递进,只有同时具备这‘四心’,才能做好刻瓷作品。我是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项目传承人刘汉恩,从事刻瓷已经26年了。”
刻瓷是融合了绘画、书法、刻镂技艺,集笔、墨、色、刀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凭着对这种艺术的向往,绘画专业的刘汉恩开始自学刻瓷技艺。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因为掌握不好力度,盘子撬碎了。为了练手上的力度,在玻璃上刻,很多窗户上的玻璃都让我雕刻了。刻瓷并不需要利用太大的力度,刀子磨锋利了以后,只要是把那个瓷釉刻下来就可以了。”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没有老师,全靠自己琢磨。晚上睡觉的时候,看着是在睡觉,实际上脑子是一直在想这个,一件作品我该怎么刻,脑子是不休息的。2007年,我去淄博拜了老师,王玮老师。”
有了领路人的指导,刘汉恩对艺术创作更加精益求精。他开始尝试将山水、花鸟、书法等题材巧妙地雕刻在瓷器上,并把中国画的气韵融于技法之中,一锤一刀錾出的金石味道、中国画的水墨气韵,和质地细腻、釉面光润的瓷器完美融合,显得韵律十足。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这件作品名字叫《盼》,因为前几年我在外地,没能回来陪父母过年,当时我看了一篇文章叫《盼》,就是这个老年人的头像。”
每一件刻瓷作品都凝聚着刘汉恩的心血与汗水,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2011年9月,刘汉恩在曲阜举办了个人刻瓷艺术作品展,共展出作品50余幅。其中,作品《釉雕孔子肖像》被曲阜市档案局永久收藏。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所有色彩一层一层雕刻出来的,还有通过刀法的疏密关系、力度大小,表现衣服的质感和飘动的感觉。这个作品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做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
2020年,刘汉恩获评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
济宁市级非遗项目刻瓷代表性传承人刘汉恩:“作为非遗传承人,传承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以后还是有那些有志青年可以学习这一块,把咱们中国传统文化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按摩是中医保健的一个传统的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艾叶生长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南方。艾叶可以治...
枸杞是我们常见的一味中药,也有很多人用枸杞泡水和...
不管是千年前求仙的秦始皇,还是今天劳碌在格子间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A...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近2个月时不时喊肚子疼,家长以为没啥大碍,并未重...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穗医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