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本周将召开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再度降息概率较大。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和美国的贸易威胁,欧洲需要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来摆脱困境。当前,中欧经贸合作仍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欧洲提振经济绕不开中国。
12月4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出席欧洲议会经济和货币事务委员会听证会时称,短期内欧元区经济增长将放缓,中期经济前景也不明朗,下行风险占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增长放缓和制造业持续萎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升高,国际贸易面临的威胁与日俱增,潜在贸易壁垒对欧元区制造业和投资构成威胁。
有分析指出,美国即将就职的新一届政府多次威胁在全球范围内升级贸易限制措施,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急剧上升。欧盟虽然释放出试图通过购买美国商品来避免冲突的意愿,但是欧洲既难以承受购买美国商品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政治代价,也难以真正满足美国的胃口。欧洲要提振经济还得向东看。
12月3日,中欧班列第10万列抵达欧洲终点德国杜伊斯堡。至此,中欧班列“跑”出开行新纪录:累计开行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覆盖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中欧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产业利益相互交织,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从市场机遇看,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的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2月4日发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至2026年,亚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会进一步上升。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贸易总值增长1.2%,占外贸总值的12.9%,呈现出回暖态势。中国市场的庞大需求为欧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空间。
从产业结构看,中欧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拥有完善的制造业体系,特别是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具备显著优势。欧洲则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出色。欧洲的高科技优势,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领域的基础,使其在中欧合作中具备独特价值。
从投资与合作领域看,中欧双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欧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500亿美元。中欧合作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贸易领域,正逐渐拓展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这些领域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发展战略,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毋庸讳言,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反补贴税违反公平竞争和自由贸易原则,是当前中欧之间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是中欧各界的普遍期待,欧方有必要采取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贸易争端。同时,欧洲更需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看到中欧互利合作这个更大更长远的利益所在。这不仅为双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潜力,也是全球经济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支撑。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按摩是中医保健的一个传统的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艾叶生长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南方。艾叶可以治...
枸杞是我们常见的一味中药,也有很多人用枸杞泡水和...
不管是千年前求仙的秦始皇,还是今天劳碌在格子间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A...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轩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近2个月时不时喊肚子疼,家长以为没啥大碍,并未重...
文字整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穗医保宣...